台灣紅寶石牛樟芝:癌末病人的終極希望
牛樟芝是什麼?乍聽到這個名詞,相信許多人都會心存疑惑。如果你知道每年山老鼠不惜甘冒生命危險、游走法律邊緣、潛入深山盜採的,大都是為了這種 生長於牛樟樹中空樹幹內的樟芝,一朵不過巴掌大就有幾萬塊身價,和大家耳熟能詳的靈芝,同是屬於蕈菇類的牛樟芝,定會對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。
事實上,牛樟芝因為外型的關係,特有的鮮紅色色澤,又被稱為「血靈芝」,甚至因為它近乎神奇的效能,而被稱為棺口菇、陰陽對口菇,聽起來雖然讓人不覺毛骨悚然,卻也說明了牛樟芝神秘且奧妙的一面。
牛樟樹為台灣特有的常綠闊葉大喬木,是樟科樟屬植物,卻與一般常見的冇樟、白樟、陰陽木等不同,在野外見到,通常會被它異常高大的外貌所震懾,其特徵便 是樹幹通直,樹體高聳。因為富含松油醇,精油香氣濃郁而溫潤,而擁有不易腐朽、抗蟲蛀的特質,再加上材質細緻、紋理交錯,鉋削加工都很容易,漸漸成為雕製 神像、製成家具的高經濟價值的木料用品。
因此,早期在人們不知道牛樟芝的效用時,每每在砍伐牛樟樹後,取走木料,現場到處可以發現散落 在地上的牛樟芝。相較於今日,很多「山老鼠」為了取得牛樟芝,甘願把發現的牛樟樹砍成數段,隱藏在草叢中,或偷偷運走,或是乾脆放一把火燒掉牛樟樹,以待 日後長出牛樟芝,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。
特別是近二十年來,人們開始注意到牛樟芝的神奇功效,多位學者、專業機構,包括政府部門紛紛投入 研究牛樟芝的領域,並發表諸多成果報告,證實牛樟芝擁有抗癌、抗老、美容、養生等眾多功效後,更讓長有牛樟芝的牛樟樹面臨嚴峻的生死存亡考驗。砍伐、盜採 不斷,數量更是大幅下降。
牛樟樹已少,更遑論牛樟芝。牛樟芝為多孔菌科的薄孔菌,屬真菌。子實體,也就是菇體,為多年生,只長於百年樟樹樹幹腐朽的空心內壁中,或是枯死倒伏的牛樟樹木表面。
牛樟芝初生時為鮮紅色扁平型,貼生於樹幹表面或樹中空內壁,後來漸漸變成白色、增厚,然後是淡紅褐色、淡褐色或是淡黃褐色,其邊緣會略為捲曲翹起,菌肉 質地柔軟而鬆脆,上面佈滿菌孔,外形呈板塊狀或像鐘乳石狀,具有濃烈的黃樟香氣味,曬乾後則褪色成土黃白色,嚐起來味道很苦。所以市面上有些仿冒的牛樟 芝,會用靈芝摻雜黃連,來以假亂真,謊稱是牛樟芝研磨製成的藥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