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硬化與肝癌
肝硬化
當肝臟發炎太厲害時,超過它的修復能力,這時便由纖維組織來加 以修補,久了之後便形成了肝硬化。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種,大多數的肝硬化,是由於三類肝炎(病毒性、酒精性、藥物性)演變發展的結果,另外有一小部分的肝 硬化是屬於遺傳性而甚少見;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,α-抗胰蛋白酵素缺乏症及 Wilson 氏病等。而在台灣最常見的則是因B型肝炎病毒及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,然而不管是哪種原因所導致的,在臨床上的表現都差不多。
很多肝硬化的病人都沒有症狀,所以若不經由定期檢查,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有肝硬化。肝硬化可怕的地方在於它的併發症:食道靜脈曲張,肝昏迷,腹水(有時併發腹膜炎),同時肝硬化的病人,有機會會轉變成為肝癌。
l 食道靜脈曲張: 由於肝硬化的緣故,使得要流入肝臟的血流阻力增加,導致肝門靜脈的壓力上升,這些受阻的血液於是回堵至食道的靜脈,使其產生曲張。嚴重時,食道上曲張的靜 脈會破裂而導致大量出血,於是見到解黑便及口吐大量鮮血等情況。這是一個相當危急的併發症,如果不趕快處理,病人常會出血過多而死亡。
l 肝性腦病變: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,當肝硬化時,原本要在肝臟處理的一些毒素就跑到全身去了,嚴重時會造成肝昏迷(肝性腦病變)。